导读:正常情况下,血小板计数范围为(100-300)×10⁹/L,若血小板计数持续高于450×10⁹/L,则提示血小板增多,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。不过,仅血小板计数升高不能确诊血小板增多症,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。
要确诊血小板增多症,需结合多项检查,从血小板计数、形态、骨髓情况到基因检测等多维度综合判断。
血常规检查
检查方式:采集静脉血,通过血液分析仪对血液中的细胞成分进行计数和分类。
正常情况下,血小板计数范围为(100-300)×10⁹/L,若血小板计数持续高于450×10⁹/L,则提示血小板增多,需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。不过,仅血小板计数升高不能确诊血小板增多症,还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。
骨髓穿刺及活检
骨髓穿刺
检查方式:在局部麻醉下,用骨髓穿刺针从髂骨等部位抽取少量骨髓液,制成涂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细胞的形态、数量和比例。
意义:有助于判断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增生情况。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,骨髓象表现为巨核细胞显著增生,以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为主,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。
骨髓活检
检查方式:使用骨髓活检针取出一段骨髓组织,经过固定、脱钙、切片、染色等处理后,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髓组织的结构和细胞成分。
意义:能更准确地评估骨髓的增生程度和纤维化程度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早期骨髓活检可能无明显异常,但随着病情进展,部分患者可出现骨髓纤维化。
基因检测
JAK2基因检测
检查方式:采集血液或骨髓样本,提取DNA,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(PCR)等技术检测JAK2基因是否存在突变。
意义:约50%-60%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存在JAK2V617F基因突变,该基因突变是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重要依据之一。
CALR基因和MPL基因检测
检查方式:同样采集样本提取DNA后进行检测。
意义:对于JAK2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,检测CALR基因和MPL基因突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。约20%-30%的JAK2基因突变阴性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存在CALR基因突变,约5%的患者存在MPL基因突变。
凝血功能检查
检查方式:采集静脉血,通过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液中凝血因子的活性、凝血酶原时间(PT)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、纤维蛋白原等指标。
意义: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凝血功能检查可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,了解是否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。例如,纤维蛋白原升高可能提示血液黏稠度增加,容易形成血栓。
http://www.bloodinst.org/xuexiaobanzengduozheng/4709.html以上内容就是关于[做什么检查能查出血小板增多症]的内容分享;栗建华主任告诉大家,中医药治疗血液病有着广阔的资源优势。数十年来他探索了中医治疗血液病的途径,经长期临床研究,发现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为“邪毒”所致,如放射线、化学药品,农药、病毒、细菌等均为中医“邪毒”范畴。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,他提出“邪毒伤肾”的理论,创立了“解毒透邪、泻实固本”,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,打破了以往治疗该病单一立论的传统观点,对不同疾病采取辨证辨病相结合,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,为中医治疗血液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法则,临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