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减少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血小板减少 >

血小板减少红淤青

来源:血小板减少  时间:2025-08-28 11:58:41

导读:血小板减少导致的红淤青是出血倾向的典型表现,血小板是血液中负责止血的关键成分,当血管受损时,血小板迅速聚集在破损处,形成“血小板栓子”堵住伤口。激活凝血系统,促进纤维蛋白网形成,加固止血栓。

  血小板减少导致的红淤青是出血倾向的典型表现,血小板是血液中负责止血的关键成分,当血管受损时,血小板迅速聚集在破损处,形成“血小板栓子”堵住伤口。激活凝血系统,促进纤维蛋白网形成,加固止血栓。
 
  轻微碰撞或摩擦即可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,血液渗入皮肤组织形成淤青。初期为鲜红色或紫红色,逐渐转为青紫色、黄褐色,最终消退。
 
 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复杂,骨髓造血功能衰竭,血小板生成减少;异常细胞占据骨髓,抑制正常造血;维生素B12、叶酸缺乏影响巨核细胞成熟;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(ITP),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血小板;脾脏肿大导致血小板滞留和破坏增加。
 
  其他因素:药物副作用如磺胺类抗生素、肝素、化疗药;病毒感染:登革热、EB病毒等直接损伤骨髓或引发免疫反应;遗传性疾病:如先天性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。
 
  如果淤青范围迅速扩大,或伴随头痛、呕吐(警惕颅内出血);牙龈出血不止,或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症状(如头晕、乏力);出现血尿、黑便或呕血,提示内脏出血,应及时就医。

  http://www.bloodinst.org/xuexiaobanjianshao/4756.html以上内容就是关于[血小板减少红淤青]的内容分享;栗建华主任告诉大家,中医药治疗血液病有着广阔的资源优势。数十年来他探索了中医治疗血液病的途径,经长期临床研究,发现血液病的致病因素多为“邪毒”所致,如放射线、化学药品,农药、病毒、细菌等均为中医“邪毒”范畴。在大量临床研究基础上,他提出“邪毒伤肾”的理论,创立了“解毒透邪、泻实固本”,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,打破了以往治疗该病单一立论的传统观点,对不同疾病采取辨证辨病相结合,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,为中医治疗血液病提供了系统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法则,临床上使病情得到了好转。

血液病肿瘤门诊部栗建华
TOP